宿迁市教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对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014319629/2025-00069 分类 重点工作   教育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日期 2025-06-13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对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号建议的答复

张齐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宿迁市乡村教育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议案后市教育局成立了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办理方案,明确办理程序和时间节点,再次调研梳理我市推进乡村教育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针对建议一,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高位统筹。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乡村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我市乡村义务教育质量,突出教育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促进义务教育公平,通过深入调研,2024年,宿迁市教育局出台了《宿迁市乡村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提升实施方案》试行方案。进一步压实责任、凝聚合力,以更坚强的保障护航乡村教育振兴。二是持续推动乡村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根据《宿迁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三年(2023-2025年)建设计划》(宿办发〔202259号),2023-2025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6所,财政安排支出超33亿元,其中,投入1.49亿元保障沭阳第四实验小学建设及10所乡村学校改扩建工程,稳步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同时,2024年全市投入2.6亿元用于农村校舍维修加固、新建抗震校舍等工作,确保乡村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统筹保障乡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落实乡村学校相关经费保障要求。落实教育公用经费政策,各学段均按不低于省定标准安排公用经费,2024年全市安排乡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5.06亿元。扎实做好困难学生资助保障工作,按照小学生1000//年、初中生均1250//年的标准,发放乡村学校困难学生补助超2亿元,确保困难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四是加大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2022年以来,市财政会同教育部门推动中心城区教育信息化PPP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各级财政投入超7000万元,建设全光校园网,乡村学校实现千兆进校、百兆进班;交互式多媒体触控一体机配备率、教师办公电脑配备率达100%,真正实现中心城区城乡学校网速一样快、带宽一样大。五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市财政局会同市教育局积极与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主动对接汇报,成功争取到首批全省中小学教室空调配备补助资金1437万元,用于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设备的采购及线路改造等,有效改善60余所乡村中小学教学环境。

针对建议二,创建"乡土课程"体系,开发《运河文化》《农耕实践》等校本课程27门,建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8个。优化课间活动管理,指导学校统筹优化课间活动安排,确保15分钟课间时长以及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两次眼保健操的课间活动时间,杜绝提前上课和“拖堂”现象。进一步优化精心设计本校大课间活动方案,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

针对建议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补充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动态调整、有编即补,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层面备案制教师管理办法,对名校优生和紧缺急需教师采取直接面试、考察等方式招录,2021年以来,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多种渠道,累计补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7000余人,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1086名。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明显。深入推进教育人才联校强教工程,逐步完善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专业成长体系,全市共新增正高级教师86人、省特级教师42人、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0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0人。教师交流轮岗持续推进。常态开展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优化城乡教师队伍结构。通过引导城市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每年确保交流的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缩小城乡、校际间教师水平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仅2021年以来,累计交流轮岗累计交流轮岗6000余人次。完善区域教研机制,加强调研指导。健全教研责任区制度,市、县(区)教研员定点联系乡村学校,每位教研员负责帮扶1所以上乡村学校;深入乡村学校调研,开展专项教研活动,诊断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制订送教下乡、同课异构等培训计划,每年市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不少于6批次,县区级不少于12批次;市、县(区、功能区)每年要举办1次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深化集团化办学成果。持续推进区域集团化办学,推动薄弱学校、新建学校与区域名校深度融通,共组建基础教育集团89个,集团学校通过大教研、大集备、课题研究、同课异构的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引领和带动,乡村薄弱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

针对建议四,革新教育教学模式。持续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我市280所中小学创建为省智慧校园,10所学校被批准为江苏省智慧校园。推动教育专网建设,中心城区123所学校建成全光校园网互联网统一出口20G,农村学校实现教育专网全覆盖,互联网带宽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校园无线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专网建设标准和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建设双师课堂(城乡结对互动课堂)主讲和听讲教室400间,2024年度开展城乡双师课堂教学1400节。城乡学校共上一堂课,优质课程资源共分享。建设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27个,运用数字技术联研联培,举办数字化课堂研讨、展示等活动443场次,培训教师1.56万名,举办全市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活动等近10项,设置农村教师专项名额,参与师生2万余人,推动教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用好省名师空中课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2024年度,我市师生以1.52亿次资源点播量位居全省榜首。做强做优在线答疑品牌,全市3.7万名教师线上解答我市学生提问289万道,答疑情况位居全省榜首,有效解决了农村学生周末、寒暑假辅导难的问题。

针对建议五,家、校、社会共同参与。一是部门联动,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寻树典型。深入开展典型家庭、先进家庭事迹分享活动,基层自发组织家风故事分享会,向先进看齐,汲取家庭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宣传。2024年,联合市文明办开展家风润西楚 家训永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开通专栏10期,宣传宿迁本地家风故事和家规家训,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全力协助。积极参与并配合教育、公检法司等部门做好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及涉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相关工作,协助做好涉案未成年人矫治教育工作。二是项目引领,优化家庭教育指导。坚持品牌化建设。实施好妈妈公益课堂项目,新增家风家教、法治教育等课程内容,迄今为止共开展4000余场次。靶向施策送课程。实施润心驿站中小学生成长护航项目,选取3所试点学校,开展心理关爱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三所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测9472人次,开展个案辅导64人次,家庭教育指导共24组家庭,开展学生讲座46场,家长讲座15场。扩大三道课程覆盖面。持续学习宣传家庭教育三道课程,定期更新,推动课程进公交车、进社区,不断提高广大家庭的知晓率、参与度。三是用活载体,深化寒暑假实践活动。开展寒暑假特色活动。2024年开展把爱带回家——真情暖童心 相伴护成长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护伴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发布关爱服务清单,推出关爱慰问、文明礼仪、经典诵读、安全教育、非遗文化等315项特色活动,惠及儿童8000余人次。宣传引导护航成长。录制《万家学法》第四十二期《寒假不打烊暖童心 伴成长》和第四十九期《预防溺水 安全先行》电视访谈栏目。寒暑假期间,全市走访慰问儿童5608余人次,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3019人,19997名家长儿童受益。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拓宽资源渠道,持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提升乡村学校的软硬件配备,强化城乡学校交流互动,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宿迁市教育局 

                                     2025613

人:李远

联系电话:0527-84389861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相关信息